《禁忌女孩》- 娜諾不是人也不是鬼,她是一面鏡子
這篇劇評可能有劇透
泰國版的《七宗罪》,一個轉校少女引發的各種離奇故事。來歷不明的娜諾刀槍不入、永遠不死,她不是人也不是鬼。她是一面鏡子,照出人類心中的各種陰暗與丑惡。泰語里的“娜諾”跟“我”非常相像。這又黑暗又真實的單元劇,注定讓我們忘不掉那每集都會出現的、充滿魔性的笑聲。
第一集:丑陋的真相——“為了生存在這個矯情的社會,你必須要擁有一個高尚的人生。”
久負盛譽的學校談性色變,佛教和瑜伽的掩蓋下其實暗流涌動。女學生懷孕墮胎,男老師騙情騙色。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一旦被扯下遮羞布,那丑陋的嘴臉不堪入目。是社會教我們學壞?還是我們生來就并不高尚?
第二集:道歉——“或許道歉就是代表下一次仍會犯錯”。
女同學的妒忌、男同學的好色,導致了奸殺拋尸案的發生。一次又一次的道歉,一次又一次的犯錯。殺不死的娜諾就像人類改不掉的健忘和自私,為了逃避責任和達到目的,在錯上加錯的不歸路上越走越遠。
第三集:獎杯——“我們的世界只為天才保留位子,那其他普通人呢?”
一個靠復制粘貼得來的藝術優等生,在利益的驅使和校領導的教唆下延續自己的謊言。只講利弊,不分對錯的大人們,正用掩耳盜鈴的方式毀掉下一代,也毀掉了這個國家的未來。
第四集:富二代——“金錢買得到什么?”
這一集多處采用手持攝像機長鏡頭拍攝。金錢讓人變成魔鬼,富二代們已喪失做人最起碼的底線。片中的父母變仆人是非常棒的比喻,可憐天下父母心。敢問父母被一頓毒打換來的35萬,當兒子的有沒有臉花?
第五集:社交情侶——“永遠在一起”
為博眼球、漲粉絲、獲點贊,人為制造出一對好cp。“韓諾”組合是所有網友的夢中情人,也是被民意挾持的被害人。“永遠在一起”有時是美好的誓言,有時是解不開的魔咒。高處不勝寒,是每個流量明星內心的真實寫照。
第六、七集:奇幻墻——“人類最大的推動力是仇恨。”
泰國版的《死亡筆記》。當仇恨的種子在每一個人心中生根發芽,當魔法之墻寫滿了詛咒,所有想要報仇的人其實都成為了受害者。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只有你一個人活著的世界,沒了仇恨,但也沒了意義……
第八集:失去與偷回——“人類不懂得珍惜所擁有的,直到失去才會后悔。”
該集故事溫暖感人,沒有了娜諾魔性的笑聲。雌雄大盜的愛情故事,越是愛偷的人其實越怕失去。金錢買不來一切,失去兒子的父親和失去愛人的小伙子最能體會這句話的含義。
第九集:陷阱——“大人說學校是個既安全又單純的地方。這里并不存在暴力,然而外面的世界卻將暴力帶進學校。真是這樣的嗎?”
暴力是無處不在的,利益的驅使、私心的作祟、仇恨的鼓動,都會把人心中的惡魔釋放出來。大難臨頭,旁觀者可以評判對錯,當事人卻只能想辦法自保。觀眾如果與片中的人互換身份,誰又能說自己不會那樣做呢?
第十集:老師,謝謝——“所謂老師,為鼓勵學生追求知識者。種下種子,使之茁壯。即使過程辛苦,也從不放棄。他們堅持正確的紀律,尋找教育之原理。他們是公民的榜樣,讓我們相信有一個更美好的世界。所謂老師,為教導他人道德者……”
這世界總會有錯誤、背叛、謊言和不公平,老師的職責就是盡力去改變這些現狀。當老師拿起殺人的武器,我們還需要什么學校和教育?毀滅別人并不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,但讓別人受教育卻能。所有弱小的、無力改變現狀的人,希望你們能夠明白,自暴自棄、同歸于盡、濫殺無辜絕對不是最好的辦法。
第十一集:排名——
第十二、十三集:最好的朋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