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創造營2021》- 林墨——那只牡蠣,帶來了他的海
這篇劇評可能有劇透
林墨的身上,一直有些讓我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。
我不關注他,不看他的直拍,沒搜過他的名字,沒保存過他的照片。但是有些人,就是會一點一點變得讓人掛懷。
我對他的印象是一個個點串起來的。他還算有趣的自制電影、loverboy驚艷的嗓音和舞姿、一大箱織針和毛線、峰頂林氏rap、蝙蝠之歌、讀書寢室、看yummy時故作鬼祟的眼神、想要搞笑的升段發言、“我的舞臺是很認真的”、“千萬要開心!千萬要幸福!千萬要平安!”……慢慢的,每每想起林墨心理就騰起奇怪的氛圍,有天看到一位粉絲說,“三千萬”聽起來像“如果不能再見面,祝你早上好、下午好、晚安”。
楚門的世界 (1998)9.41998 / 美國 / 劇情 科幻 / 彼得·威爾 / 金·凱瑞 勞拉·琳妮
可他又不是楚門,他知曉規則,甚至熟諳著規則來到這里,他知道規則的制定者,也心甘情愿來作參與者,可是“喜劇人”林墨五個字始終不可拆分,他作喜劇人,有各種各樣逗人開心的方式和笑容,他更是林墨,不愿背棄每次內心的指引。
今天機緣巧合看到了知乎田可樂引用的微博博主Ent_evo寫的關于牡蠣的故事。從康奈提格海邊被挖到芝加哥的牡蠣,在兩周后根據芝加哥的氣壓推出了潮汐應來的時間,改變了自己的節律,縮回、張殼、生存。而芝加哥并沒有海。是本能的適應還是認知后的保護,帶來海的牡蠣給那句經典的句子一個續寫:“你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,你的問題是你” “我的答案不是我的答案,我的答案是我”。
三個多月說改變人生未免有些夸大,但是三個月不斷被競爭、評價、審視、質疑,被否定努力和心態,對少年最寶貴的心性是很大很大的磨煉。當我們愛一個人,希望ta遇到的都是溫暖之事和溫柔之人,希望ta路途少坎坷、人生多幸事;當我們愛自己,希望在實現價值過程中保護好自己的身體、保護好自己的靈魂。愛自己也求長久而非熱烈,寫到這里,想到林墨的ready for 健康,想到他表情平靜、溫和寡言的瞬間、想到他在角落勾勾織織、想象他在寢室翻書,他找到了自己的節律,他帶來了他的海。
少年意氣也許不值得過多的歌頌,但我們永遠會被少年意氣打動。這個節目讓我走心的程度遠遠超過我的想象,目前看對選手也是一樣的,誰能想到在遙遠的海南,許多人體會了原始交流的樂趣,擁有了深刻的友情,被陌生伙伴的才華和氣息吸引,產生強烈的思維碰撞。排名、人氣、舞臺有時會讓人傷心懷疑自己,林墨仍然是看起來不靠譜但內心堅定的大人,他沒有為了挑戰自己而罔顧實力,沒有因為過于耀眼而選擇回避,沒有沉溺在不屬于他的情緒,也沒有停止他的愛好和探尋,這僅此一次的春天里,最慶幸的是,林墨讓人放心。
“等我的好消息!注意我的好消息!”
210415 22:18
寫完這篇之后,我仍然沒有主動關注林墨的動態,然后無意間看到了他的詩和他的攝影作品,也看到有人解析他的大島日記。似乎一切都有了答案,也似乎一切變得更模糊。因為大家的評論,也因為林墨給我帶來更多的感受,我想要清楚為什么他是特別的。
曾經聽過“藝術是人類存在過唯一的痕跡”這句話,林墨的作品,包括他的舞臺,都告訴我他“很小心地展示自己用力存在”,所以表面上會有疏離謹慎冷清,但是,馬上就會發現處處透露著恣意真誠熱愛。這些不是反差,是沉淀積累之后自然形成的表象和內核。
像一團星火,總會撒出點點光屑,會走向他的,終會走向他。就我而言,不愿用“吸引”來形容他存在,我駐足這件事,我不想保護他,也不想崇拜他。像在畫展中看到一幅畫,感受還莫名,身體就做出選擇全神貫注,幾分鐘后,幾天后,也許會找出一些理由和證據,也許會用“喜歡”“好”來定義,可最好的,就是那一刻全神貫注。我想為林墨全神貫注。我想要,我覺得可以平視這團星火,享受此刻。
一路走來,心境不可能不變化。我很害怕將自己的感受混淆為他人的經歷,變成解讀他人過往的一廂情愿。雖然寫了這么多,關于他的部分,我只寫了我看到的。關于我看他的感受,我也好好直視了自己的內心。我仍能感受到邊界,所以也有信心沒有冒犯。
之前看過公演舞臺印象深刻的營人投票,發現自己馬上就想起了林墨的三次舞臺,(都只看過一次)我自認更喜歡的弟弟,舞臺也沒有這樣均衡獨特的存在感,還能說什么呢。
上次的結尾是他令人放心,也許那個時候就注定我會發現他身上有令人舒適的平視感。不知道還會不會更新,大家的反饋給了我很多美好的時刻,走走停停中,因美好而交會的我們,也成為彼此美好記憶的一部分,這份自視的真誠,也獻給你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