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篇劇評可能有劇透
不得不說我有點生氣。
不是因為電視劇,是因為所謂的書粉。
看到一個高贊帖子,各種吐槽改編,還說所有的五星好評全是刷的??
評論里一群人跟風,說這劇只值三星。
我先表明我的立場:
我不是電視劇里任何一個演員的粉,純粹因為喜歡書才追的劇。
而我喜歡甚至說欣賞這個劇的改編。
1. 討厭顧二這么早就出場,還和明蘭小時候就相識,俗氣!
大哥,書里的顧二在劇情進行到一半才入場,前面基本沒劇情,我就想問問你們說這些話的人,你找一個男主這么晚出場的電視劇,隨便一個,你舉個例子!
而且,很明顯這樣為以后顧二理解明蘭,埋了一個多么好的伏筆!
原著顧二的番外里,顧二喜歡上明蘭,因為每次看她表現都很奇怪,顧二表白的時候說,希望明蘭嫁給自己以后,不用再偽裝,能活得開心!
這樣的改編不是相當于,顧二見識過小時候明蘭活潑的樣子,也看到了明蘭以后謹小慎微的樣子,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感慨嗎?
那不然怎么表現這個原著的點??
2. 啊!改編以后原著的人物性格都變了,我不喜歡!!
好的吧,我承認長柏的性格確實是完全變了,我一開始也有點接受不能。
但是!對的,我想加個但是!
但是其他人的人物形象,甚至比原著更鮮活!點名:王氏和林姨娘!
3. 改得把所有東西都放到臺面上了,完全沒有原著的感覺!!
...
...
我之前已經說過我為什么喜歡原著了:
以明蘭成長軌跡映射整個家族和與之牽連的各種人物,在一個時代下的命運。
千人千面的群戲,才是原著精髓的地方。
才不是什么:表面上大家和和氣氣,背地里全是陰謀詭計這種感覺。
如果只是單純這樣的書,那其實太多了。
最后總結一下:
小說影視化的過程,本來就不可能一絲不茍、原封不動的照搬原著,如果是這樣,作為原著粉,其實很有可能有失去追劇的動力,畢竟下一秒你都知道要發生什么了。這是其一。
其二,改編還需要照顧到完全沒有看過原著的普通觀眾,他們要看得開心,看得明白,讓他們愿意花時間來追劇。
以這個為前提的話,我其實很佩服也很感謝《知否》的編劇,讓我喜歡的書、喜歡的這個故事,能有機會被更多的人看見和喜愛。
以上。
我是原著粉,不是水軍也不是專業影評人,
但我喜歡這個改編,也喜歡這部劇。
我打五星。
3、4集更新:
看完這兩集,我真誠的建議林姨娘上《我就是演員》。
在船上的那一段哭戲,不分分鐘把韓雪秒殺了,拿個冠軍回來?!
顆顆,言歸正傳。
第三集算是前面幾集里的一個小高潮了。
林姨娘繼趕走了明蘭母親的侍女后,接著害死了她母親;衛姨娘最后的話,也為明蘭謹小慎微的性子埋下伏筆(其實我覺得衛姨娘說,她秀的刺繡留給明蘭,也算是為明蘭以后喜歡刺繡埋下的小伏筆);老太太心疼明蘭把她養下跟前;明蘭的老爹不在乎她娘的死,卻格外在意自己的官位;編劇還貼心的把顧二爺也照顧到了,給了他一張大大的好人卡(追妻許可證)。
總而言之,
這一集信息量巨大且處處是伏筆。
各個演員的精彩演繹,在這一波小高潮中,也是至關重要。
首先,是乖巧·懂事·堅強·小明蘭
在家里到處找接生婆,眼看著婆子喝醉酒不能救母親了,她又想去街上找郎中,發現門太重自己推不開,于是立刻鉆洞出去。
做這些事情的時候,她不哭不鬧,也沒想過求別人幫助。
直到郎中說,她母親不行了。
她一下子撲到母親床邊就哭了。
看著她哭,我的眼淚也快跟著一起下來了....
然后是瓊瑤奶奶的繼承人·小三中的戰斗機·林姨娘。
哎,看完船上那一段哭戲,我不怪盛大人為啥總是沉迷于林姨娘無法自拔了,真的。
這么情真意切·我見猶憐·梨花帶雨·如泣如訴的表白,我作為一個老阿姨都受不住,何況是血氣方剛的盛老爺。
哎,只怪敵人太狡猾啊,盛老爺。
林姨娘你真的不考慮去《我就是演員》嗎!!
最后是,脾氣火爆·擔心被氣死的主母大人。
看書的時候沒覺得主母這么傻乎乎的討人喜歡,反而是電視劇,讓我對這個整天咋咋唬唬的主母好感不斷。
她真的可以算是整部劇的笑點擔當了。
每次她一來,劇情就莫名歡樂。
連彈幕也全是在刷:主母大人要被氣死了。
我只能說,主母大人你要堅持住啊!!因為,后面還有更氣的呢........哈哈哈哈哈哈
大概今天就這些吧~
正午陽光果然失望!
五星———————
其實一開始知道這部作品要變成電視劇的時候,我是很擔心的——
因為原著實在是,太家長里短了,女主前期太憋屈了。
而很明顯,現在仙俠玄幻的刺激更受市場歡迎。
改編的話,會有難度:
如果完全按照原著來,情節會很慢,很難吸引人;
如果大力改編吧,又怕少了書中隨性灑脫的心性。
但是看完前兩集,發現正午陽光果然還是正午陽光啊!!
電視劇大概前兩集改編了這么多:
1.男女主相遇的時間大大提前(從書里12歲左右,提前到了現在5歲,或者4歲?)
2.增加了男女主互動。
3.增加了男主單方面劇情。
4.還增加了男主和女主哥哥的相識相知(基情滿滿....)
關鍵問題是,這些改編在我這個原著黨看來,一點都不違和!
既增加了劇情的緊張程度,吸引沒看過書的觀眾,又保留了原著中關鍵情節的精髓,對得起原著黨,簡直可以說是業界標桿了。
作者自己說過,這本書寫的時候,基本就是比照著《紅樓夢》來的。
《紅樓夢》講的是一個家族由盛轉衰的故事,而她想寫的,是一個家族如何繁盛成長的故事。
所以其實,千人千面的群戲,才是這個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地方。
很開心導演和編劇也是這么想的。
預祝知否收視長虹啦!
哎,要是我喜歡的書,都能由正午陽光來改編就好了....
不說了,讓我去哭會兒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