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斯·馮·提爾的電影,有個基準線,不是黑或白,也不是光明或黑暗,而是在兩者間,稍縱即逝的救贖。
電影里Joe爬到了山頂,找到了那棵屬于自己靈魂之樹,以為自己能獲得救贖。可能在別的導演里女主角Joe就從此走上了靈與肉合一的幸福之路。可惜,拉斯·馮·提爾的電影里稍縱即逝的救贖,是那抹Joe期盼能長留一秒于地平線上的落日殘紅。
如預告片里飾演中年Joe的Charlotte Gainsbourg所說的,她唯一的罪惡,不過是她與別人不同的之處在于,她期待能看到更多日落中光線,那些在太陽落入地平線之前的奇美色彩。
這個畫面無論是聽,看,想,都很詩意且美,何罪之有?
但是,閉上眼睛,想像著日落場景,天際輝煌,穹廬的邊際由黃入紅,直至全黑,也不過三兩分鐘的事情。正如女人的高潮,短暫但動輒全身及至發梢。
日落與日出的區別在于,日落是強勢的,不帶延緩,決絕地落入地平線,脫手白天,交與黑夜。也如,Joe最后殺了Seligman,不過一個瞬間而已。
而日出是緩慢,一點點從地平線往上爬,一片云飄來,紅變又復于淡黃,猶如攀巖,一滑,變又要重新來過。也如電影里,Seligman和Joe暢談至天亮,那縷黎明的光線是斜斜地射在墻上一角,未曾昭示自己的到來。
延續上一部,第二部的敘述結構不變,兩個小時講完余下的三個篇章,Chapter 6 - The Eastern and the Western Church,Chapter 7 - The Mirror,Chapter 8 - The Gun
第一部是關于一個女人的成長之路,而第二部免不了是往救贖的路子上去靠。看完第一部后腦里揮之不去,洶涌澎湃的戰神的曲子,自然是熱血沸騰,下體難免充血。如此很自然會對第二部的結局感到失望。來的太輕,就像Joe躺在巷子里,天上飄落的雪花。
可是拉斯·馮·提爾是多么一個狡猾的狐貍,第一張電影海報,(),一是象征陰道,二是點了整個故事結構 -- 橄欖形。去年伍迪艾倫在藍色茉莉里面也用橄欖形結構,雖然兩個關于女人的故事全然不同,但是結構是相似的。
第一部里,Joe受傷躺在巷子里,Seligman救了她回家,而第二部不過是從Joe散開的故事里,重新回到了原點,本片最主要的疑問 -- 為何Joe會受傷躺在巷子?
老狐貍拉斯·馮·提爾用炫技的1,讓觀眾隨著電影,匆匆地丟棄這個疑問,轉移至我們的女主角 -- 女性癮者 Joe 萬花筒般的性經歷。 于是,看電影的我,直到第二部的結尾,才悟道,丹麥狐貍的狡猾之處。
二的開篇,Joe就吐槽,Seligman根本沒有投入到她的故事里,胡擺些數學和音樂,她是對性上癮,而書呢,則是Seligman的貪嗜的高潮。顯然,拉斯·馮·提爾是有點自嘲的意味在。
依舊是第一部里的老路子,從Joe所看到的物件來引開故事,Chapter 6里是緣起Seligman墻上的俄羅斯馬塞克式的圣母環抱幼子耶穌像。兩人從基督教為何分為東正教和天主教聊起。Seligman說,東正教與天主教的不同在與,一個崇尚享樂,另一個的主題是罪與罰。由此開始敘述,Joe與Jerome重遇后的生活,開始的性與愛,樂的主題,而后,急轉直下,Jerome無法填滿Joe的欲望,雖然生了兒子Marcel,仍無從挽救他們之間的關系。
當然,這篇章里是狠狠扇了圣經故事一巴掌,順帶玩弄了下希臘羅馬傳說里兩位重要的女性癮者。 看拉斯·馮·提爾的電影是任何細節背后都有一堆暗線,于是,Joe高潮里看到兩位歷史上重要女性癮者來臨的幻覺,一方面是暗示,一種傳承,另一方面也暗埋故事不會走向多么明亮的調子上,即便基調是自我救贖。因為在男權社會的神話里,這兩位神話歷史上重要的女性癮者都沒有好下場,也沒有過好名聲。
第七篇章的主題是The Mirror,鏡子。鏡子這個物件,我們每天對著它見到最多的人是自己。這一篇章的主題是自我面對,也討論了Sadisme和Nymphomaniac。心理學上,受虐癥與性好像一對孿生,總是并肩出現。Joe開始面對自己的性癮癥,想尋求懲罰與虐待來填補下身的需求。于是這篇章里的重要人物K出場了。而里面最重要的道具也就是海報里鞭子。這個鞭子是中世紀或文藝復興時期,道德僧侶常用來鞭打自己,從而達到禁欲,以尋求精神與靈魂更靠近上帝。當然,行為藝術祖母級人物的Marina Abramovi?也有用這個道具做行為表演。
Joe為了尋求心靈上的慰藉,轉而代以尋求肉體上的受虐。結果由于對受虐課程的欲罷不能,無法照顧兒子,導致Joreme帶著兒子最終離去。兩人從此分道揚鑣。
受虐課自然沒有讓Joe得到改善,卻讓她勝任了最后一個篇章里的工作。
這篇章的中途有一個小插曲,Joe去參加心理參與會,那群有著性癮的女人們,硬要讓Joe說自己是sex addiction,而非Nymphomanie。這里無非是諷刺下了,男權社會里,支持大男子主義的,不一定只是男人,而更多可能是愿意遵循不公下的規則,且主動再去加害別人的女人們。Nymphomanie是從古希臘númphê演變的詞,專用于女性,古希臘語里是年輕的女孩,這個詞的本身沒有貶義。
Joe對著這群女人表達自己如何控制了三周的性欲,欲念稿紙時,在鏡子里看到了孩童的自己(númphê),她把稿紙撕了,面對了自己,她是Nymphomanie,不是男權社會里的sex addiction。
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別玩了鋼琴教師 La pianiste和O的故事,以及 拉斯·馮·提爾的反基督徒里的橋段。當然,也可以說是致敬。
Chapter 8 - The Gun,是關于Joe離開男權社會后的生活,雖然噱頭有點往女同上靠,不過女同尺度是超不過La vie d'adele,后者儼然是有關女同性情節尺度里的豐碑。
Joe和P的故事構建儼然一副“農夫與蛇”的女同版。Joe聽從老板的建議,故意接近并收養了女孩P。女孩P也如老板所說那樣,愿意為Joe做任何事情,包括主動送上自己的年輕肉體。隨著時間逝去,P越來越難以被Joe所控制,最后一單生意,被收賬的人正好是Jerome。農夫救了冬眠的蛇,蛇的花言巧語,讓農夫把蛇放出,最終被蛇咬死。而Joe呢,被P取代了地位,順便上了她一生唯一愛的男人,最后在巷子里,被她的男人暴打一通,還被P凌辱了一翻,且順帶現場觀摩當年Jerome如何捅走她童貞的3 5。 這是她這路的開始的信號數字,也是結束的。
故事走到了結尾。拉斯·馮·提爾幾乎沒有一部是主角能帶著救贖離去。
Joe,她以為她自己終于遇到一個能不帶有色眼光去對待自己故事的人,結果諷刺的很,一個性冷淡聽完性癮者的故事后,躍躍欲試,半夜偷偷摸摸殺回馬槍,霸王硬上弓,被Joe慌亂下開槍打死。
而Joe呢,以為梳理了自己的人生,因神跡沒有開槍殺死前夫和P,終于可以得到片刻寧靜與等之已久的救贖,在安心入睡時,偽君子Seligman之死把一切可及的救贖頃刻奪取。
隨著子彈射入,黑幕里伴隨慌忙逃離的腳步聲被漸漸染紅。
說到演技,Stellan Skarsg?rd表演的偽君子Seligman,可以說是入目三分。是個正常人,看電影都知道,Seligman絕不是一個帶著多么純真善意的人,雖然他脫口而出,自己是Verge,Innocent. 至于他最后死在Joe的槍下,作為觀眾的我,是沒有一點惋惜之情。
可憐之人,必有可恨之處。
即使,他為Joe辯護,理解Joe,說她的遭遇是因為她生活在一個男權社會里的女人。而偽君子總是樂于表演性地批判社會,一旦遇到能唾手可及的利益,即刻就會撕下面皮,暴露獸性。
而Charlotte Gainsbourg的演技一直都是無可挑剔。
值得一提是,導演選角的年輕Joe的聲線與說話的聲調是基本與Charlotte Gainsbourg保持了一致。聽似溫柔,輕細,骨子里都是決絕與不顧。
還有電影主場景里,兩人在一間密閉臥室里通過所看到的物件,從而引開話題,展開一段又一段的故事,顯然外殼借鑒了話劇的形式,雖然拉斯·馮·提爾早就有一部如前衛話劇的狗鎮。不過通過“密室場景”的戲劇遞進,來詮釋男人與女人的微妙關系的本片,還是會讓我想起,同樣以女權主義為主題的羅曼波蘭斯基的穿裘皮的維納斯。
女性癮者:第一部 的影評 鏈接 :
一個女人的章回體電影
http://movie.douban.com/review/6489104/
這篇影評有劇透